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学科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山西区域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张俊峰
    journal6    2004, 0 (2): 117-122.  
    摘要856)      PDF(pc) (254KB)(567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论《明夷待访录》的政治思想 
    何隽
    journal6    1994, 0 (2): 78-82.  
    摘要719)      PDF(pc) (1062KB)(528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与官员群体研究
    任玉雪、陈必佳等
    journal6    2016, 0 (4): 61-77.  
    摘要3588)      PDF(pc) (3631KB)(4683)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清代缙绅录构建大规模量化数据库的步骤和初步成果, 并探讨利用历史大数据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清代官员群体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清代缙绅录记载了中央及地方文武职官员的基本信息, 每年四季出版。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基于《清代缙绅录集成》的部分约有280 万条记录, 如果将研究组目前整理的海内外其他图书馆所藏缙绅录版本统计在内, 总数据量或可达到500 万条以上。目前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构建初具雏形, 可以支持系统的定量分析。更为重要的是, 经验证, 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可与基于朱卷、题名录、同年齿录等其他相关史料构建的量化数据库进行匹配连接, 具有成为研究清代官员群体及士人阶层最全面、系统、基础的核心量化数据库的巨大潜力。最后, 以探讨考试、财富和旗人身份三种不同因素对仕途的影响为例, 本文展示了利用量化数据库进行研究分析的可能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钟里满, 耿左车, 李军, 邢宏伟, 王珂, 张永保, 邹淑芸, 夏普, 李义国, 张新威, 张大明, 宋朝锦, 潘冠民
    journal6    2008, 0 (4): 1-12.  
    摘要4339)      PDF(pc) (1415KB)(466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郭成康
    journal6    2005, 0 (4): 1-18.  
    摘要2698)      PDF(pc) (1002KB)(3852)    收藏
    清宣统三年末,隆裕皇太后在清帝逊位前夕向全体臣民宣布:“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历尽沧桑、千锤百炼的“中国”概念,终由清朝一锤定音。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不仅留给今天中国人民国家版图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物质财富,而且留下了界定“中国”一词内涵与外延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清代市镇管理初探
    张研
    journal6    1999, 0 (1): 39-52.  
    摘要632)      PDF(pc) (1054KB)(3836)    收藏
    Based on abundant historical evidence,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management of towns in the Qing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and draws s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town played a pivotal rol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classes;2)town management of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defense and tax revenue;3)the town management of the Qing wa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4)the offi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owns maintained close links with the non-government management syste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
    刘文鹏
    journal6    2009, 0 (4): 132-138.  
    摘要1086)      PDF(pc) (467KB)(381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清朝闭关政策研究述评
    夏泉
    journal6    2002, 0 (4): 122-124.  
    摘要914)      PDF(pc) (177KB)(381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洋泾浜英语小述 
    邱志红
    journal6    2005, 0 (2): 104-108.  
    摘要794)      PDF(pc) (396KB)(372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 
    毛晓阳, 金甦
    journal6    2005, 0 (4): 63-77.  
    摘要1828)      PDF(pc) (2815KB)(3669)    收藏
    有关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至今没有统一答案。《清史稿》、《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钦定科场条例》、《续增科场条例》、《钦定国子监志》、《国朝贡举年表》、《听雨丛谈》等七种文献中只记载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而且相互之间多不一致。《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四种专门记载明清及清代进士的人物名录和人名索引工具书,它们既提供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也详细刊载了每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甲次。经过详细对校,发现《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的记载相对可信,据其统计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也最可行。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是26849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香花僧秘典”、“万五道宗”、“西鲁故事”与天地会起源
    秦宝琦
    journal6    2007, 0 (3): 64-72.  
    摘要2936)      PDF(pc) (462KB)(3660)    收藏
    20世纪90年代,福建诏安长林寺遗址、万五道宗遗迹以及被罗炤取名为"香花僧秘典"的手抄本的发现,曾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因"秘典"中抄录了一些与天地会有关的内容,罗炤先生又确认"香花僧秘典"的主要部分系出自万五道宗之手,故认为"秘典"乃研究天地会起源之珍贵史料,万五道宗乃天地会创始人。这一结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天地会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2006年笔者在福建东山苦菜寺拜访了该寺住持白文太,见到该"秘典"的真本《正源》。两相对照,发现《正源》中并没有涉及天地会之内容,"秘典"中所载天地会之人物、诗句,乃抄录者所添加。"秘典"既有"同盟会"字样,说明绝非出自康熙年间万五道宗之手,故不能作为研究天地会起源的依据,有关结论也难以成立。但诏安长林寺遗址的发现,却有助于解读天地会《会簿》中西鲁故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  
    行龙
    journal6    2005, 0 (2): 69-80.  
    摘要930)      PDF(pc) (667KB)(3464)    收藏
    本文以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为中心,将他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叙述其五次科考、舌耕二十年、亦农亦商的一生。文章尝试打破“问题意识”的常规,通过历史叙事的方式,勾画清末内地乡绅生活变迁的轨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
    张西平
    journal6    2009, 0 (2): 40-47.  
    摘要1832)      PDF(pc) (438KB)(3462)    收藏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本文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盐法变迁与地方社会的盐政观念——康熙年间赣州盐法所见之市场、考成与盐政关系 
    黄国信
    journal6    2004, 0 (3): 1-10.  
    摘要793)      PDF(pc) (585KB)(3429)    收藏
    与以往研究者较多地从财政、军事、商人、商业以及资本主义等角度解释盐政不同 ,本文通过对康熙年间江西赣州府盐法变迁的分析 ,说明基于市场因素的多层次盐区认同与行政性制度因素一起 ,成为地方社会对王朝盐政制度进行反应的重要依据 ,其中盐法考成是王朝盐政制度在地方具体运作的一个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
    张勉励
    journal6    1999, 0 (2): 113-117+124.  
    摘要872)      PDF(pc) (695KB)(336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论大凌河之战
    阎崇年
    journal6    2003, 0 (1): 48-58.  
    摘要2447)      PDF(pc) (752KB)(3339)    收藏
    大凌河之战,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围城打援、亦战亦款的成功战例。本文叙述战役过程并分析双方得失,阐明此役的影响:后金变革军制,开始组建八旗汉军,调整对明兵略,深入中原,掳掠财富。大凌河之战,后金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明朝遭到战略性的失败——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
    潘向明
    journal6    1993, 0 (3): 95-104.  
    摘要969)      PDF(pc) (3094KB)(331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郭松义
    journal6    2002, 0 (4): 1-7.  
    摘要1875)      PDF(pc) (459KB)(3293)    收藏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清朝法制史概论
    张晋藩
    journal6    2002, 0 (3): 17-25.  
    摘要1468)      PDF(pc) (599KB)(3264)    收藏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不仅其经济超越了前代,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清朝法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阶段与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论述了清朝法制发展从兴起、成熟到衰亡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技术比较
    刘鸿亮
    journal6    2006, 0 (3): 31-42.  
    摘要3333)      PDF(pc) (635KB)(3251)    收藏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火炮主要都是17世纪以来欧洲普遍采用的前装滑膛炮,其内装火药都是黑火药,这种基本的技术原理决定了中英火炮从质的意义上讲,还属于同一技术时代的产品。但是,因工业革命发生与否的影响,此时的英军火炮从数量意义上讲,在其设计思想、炮身材质、铸造工艺、弹药质量、火炮射程、舰炮品质、火炮机动性、射击精度和射速等技术关键之处优于清军火炮。这些技术关键之处,显现了中英双方火炮技术的巨大差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