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过刊目录

    2000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专论
    读史札记
    学术动态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术专论
    中国这样走进二十世纪──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
    李文海, 赵晓华
    2000, 0(4): 1-7. 
    摘要 ( )   PDF(634KB) ( )  
    义和团运动从开始到终结,正好经历了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正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送走十九世纪,跨入二十世纪的门槛的。论文从革命思潮的迅速传播与兴起,列强对华政策从瓜分到“保全”的转变,清朝统治者无可奈何地进行“新政”和“预备立案”诸方面,分析了义和团后的中国政局,进行了历史的反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
    周育民
    2000, 0(4): 8-17. 
    摘要 ( )   PDF(966KB) ( )  
    戊戌政变以后的“废立”阴谋,使以刚毅、载漪为首的“大阿哥党”在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在废立阴谋屡遭挫折之后,“大阿哥党”采取了支持义和团的政策,导致义和团大举进京,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得到了褒奖,使京畿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招致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与镇压。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惩凶”,“大阿哥党”终于覆灭。在帝国主义时代,如何妥善处理和引导民众的反帝正义斗争,防止列强的武装干涉,避免民族灾难的发生,是任何落后国家政治家们所必须认真思考和应付的重大政策问题。百年前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惨剧,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统治者的“失误”总是由统治者们特殊的政治利益所造成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直督抚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喻大华
    2000, 0(4): 18-24. 
    摘要 ( )   PDF(663KB) ( )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够席卷北方,震撼世界,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但是,清政府决策的诱导也起着关键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对此进行分析时,人们往往重视中央统治集团,忽视地方督抚对义和团的影响,其实,在枝强干弱的晚清,直隶、山东督抚对义和团的态度、政策不仅始终影响着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清中央统治集团对义和团的决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八国联军战争的几个问题
    林华国
    2000, 0(4): 25-33. 
    摘要 ( )   PDF(693KB) ( )  
    本文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考辨,即:一,八国联军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战争还是列强和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战争?二,挑起战争的责任应由谁承担?三,袁昶等主和派是否值得赞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国档案中有关义和团的新鲜史料
    孔祥吉
    2000, 0(4): 34-40. 
    摘要 ( )   PDF(634KB) ( )  
    德国档案馆中保存的义和团运动的实物和史料,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西方国家丰富一些。本文利用1995年和1997年我先后两次赴德访问讲学之际,在德国国家档案馆进行研究发现许多义和团重要史料,如山东义和拳在北京活动的情况、列强要求惩办清廷官员的名单等,结合中国国内档案与文献加以考订,颇有史料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有关农民抗租的法律和政府政令
    高王凌
    2000, 0(4): 41-49. 
    摘要 ( )   PDF(836KB) ( )  
    研究历史上的抗租行为,不能不涉及有关的政策和法律问题。但这一直是研究的一个薄弱点,或有也是想当然地从“地主阶级的国家”推出结论。以往不多的具体研究中,虽谈及雍正五年条例,也是从佃农身份地位的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处理租佃纠纷争执的发生,则注意不够。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的案例发现:与一般想象的相反,官府是通常不允许增租的(因为朝廷早有“不加赋”的规定);地主因收租不足而夺佃时,往往也难以如愿;打官司时地主所面临的情况,亦与债主相差不多,等等。看来与此有关的问题,都还值得重新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
    董建中
    2000, 0(4): 50-58. 
    摘要 ( )   PDF(855KB) ( )  
    耗羡归公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但其始并不是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来贯彻实施的。本文探讨其在雍正与乾隆时期制度化的进程,指出了在乾隆十三年制度化基本完成的事实。最后本文从宋以后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说明耗羡归公制度化进程的必然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
    杨剑利
    2000, 0(4): 59-64. 
    摘要 ( )   PDF(534KB) ( )  
    在中国救荒史上,荒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古以来,我国的灾荒救治即是一种政府性行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到晚清,政府的荒政功能减弱,社会的剧变引起社会结构的错动,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由他们发起组织的义赈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是历史进步的表现。由荒政到义赈,展示了近代灾荒救治功能发展演变的脉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杨念群
    2000, 0(4): 65-76. 
    摘要 ( )   PDF(1150KB) ( )  
    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概念化”倾向、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等问题,认为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不仅应体现在对现代化运动提供历史的借鉴和说明,同时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现代性现象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评,从而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圣保禄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李向玉
    2000, 0(4): 77-82. 
    摘要 ( )   PDF(552KB) ( )  
    澳门圣保禄学院,俗称“三巴寺”,创建于1594年,于1762年关闭,既是一所高等学校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入华传教的耶酥会士进入中国的大门。本文对这一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清初学术看王船山易学的特色
    汪学群
    2000, 0(4): 83-89. 
    摘要 ( )   PDF(599KB) ( )  
    王船山是清初著名的易学家。研究他的易学不能离开清初学术,因为他治《易》是在清初学术背景下进行的。清初学术反思与批判理学、博大宏伟、经世致用、回归经典等特征在船山易学中都有体现。可以说,清代学术诸特征大体决定船山易学的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史札记
    十三世达赖喇嘛逃亡英属印度事件考辨
    周源
    2000, 0(4): 90-97. 
    摘要 ( )   PDF(7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藩部”一词考释
    包文汉
    2000, 0(4): 98-105. 
    摘要 ( )   PDF(29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札哈沁部编旗数目考
    周学军, 白剑光
    2000, 0(4): 106-113. 
    摘要 ( )   PDF(7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世祖实录》的纂修及康熙初期的政治斗争
    乔治忠, 侯德仁
    2000, 0(4): 114-119. 
    摘要 ( )   PDF(5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卓绝拓荒──马汝珩教授学术成就述评
    马大正
    2000, 0(4): 120-124. 
    摘要 ( )   PDF(4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