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学科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山西区域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张俊峰
    journal6    2004, 0 (2): 117-122.  
    摘要820)      PDF(pc) (254KB)(557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论《明夷待访录》的政治思想 
    何隽
    journal6    1994, 0 (2): 78-82.  
    摘要668)      PDF(pc) (1062KB)(52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钟里满, 耿左车, 李军, 邢宏伟, 王珂, 张永保, 邹淑芸, 夏普, 李义国, 张新威, 张大明, 宋朝锦, 潘冠民
    journal6    2008, 0 (4): 1-12.  
    摘要4147)      PDF(pc) (1415KB)(445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与官员群体研究
    任玉雪、陈必佳等
    journal6    2016, 0 (4): 61-77.  
    摘要3342)      PDF(pc) (3631KB)(4363)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清代缙绅录构建大规模量化数据库的步骤和初步成果, 并探讨利用历史大数据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清代官员群体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清代缙绅录记载了中央及地方文武职官员的基本信息, 每年四季出版。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基于《清代缙绅录集成》的部分约有280 万条记录, 如果将研究组目前整理的海内外其他图书馆所藏缙绅录版本统计在内, 总数据量或可达到500 万条以上。目前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构建初具雏形, 可以支持系统的定量分析。更为重要的是, 经验证, 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可与基于朱卷、题名录、同年齿录等其他相关史料构建的量化数据库进行匹配连接, 具有成为研究清代官员群体及士人阶层最全面、系统、基础的核心量化数据库的巨大潜力。最后, 以探讨考试、财富和旗人身份三种不同因素对仕途的影响为例, 本文展示了利用量化数据库进行研究分析的可能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洋泾浜英语小述 
    邱志红
    journal6    2005, 0 (2): 104-108.  
    摘要765)      PDF(pc) (396KB)(366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
    刘文鹏
    journal6    2009, 0 (4): 132-138.  
    摘要1032)      PDF(pc) (467KB)(355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清朝闭关政策研究述评
    夏泉
    journal6    2002, 0 (4): 122-124.  
    摘要879)      PDF(pc) (177KB)(350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 
    毛晓阳, 金甦
    journal6    2005, 0 (4): 63-77.  
    摘要1779)      PDF(pc) (2815KB)(3371)    收藏
    有关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至今没有统一答案。《清史稿》、《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钦定科场条例》、《续增科场条例》、《钦定国子监志》、《国朝贡举年表》、《听雨丛谈》等七种文献中只记载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而且相互之间多不一致。《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四种专门记载明清及清代进士的人物名录和人名索引工具书,它们既提供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也详细刊载了每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甲次。经过详细对校,发现《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的记载相对可信,据其统计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也最可行。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是26849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香花僧秘典”、“万五道宗”、“西鲁故事”与天地会起源
    秦宝琦
    journal6    2007, 0 (3): 64-72.  
    摘要2831)      PDF(pc) (462KB)(3227)    收藏
    20世纪90年代,福建诏安长林寺遗址、万五道宗遗迹以及被罗炤取名为"香花僧秘典"的手抄本的发现,曾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因"秘典"中抄录了一些与天地会有关的内容,罗炤先生又确认"香花僧秘典"的主要部分系出自万五道宗之手,故认为"秘典"乃研究天地会起源之珍贵史料,万五道宗乃天地会创始人。这一结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天地会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2006年笔者在福建东山苦菜寺拜访了该寺住持白文太,见到该"秘典"的真本《正源》。两相对照,发现《正源》中并没有涉及天地会之内容,"秘典"中所载天地会之人物、诗句,乃抄录者所添加。"秘典"既有"同盟会"字样,说明绝非出自康熙年间万五道宗之手,故不能作为研究天地会起源的依据,有关结论也难以成立。但诏安长林寺遗址的发现,却有助于解读天地会《会簿》中西鲁故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
    张西平
    journal6    2009, 0 (2): 40-47.  
    摘要1778)      PDF(pc) (438KB)(3160)    收藏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本文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
    张勉励
    journal6    1999, 0 (2): 113-117+124.  
    摘要838)      PDF(pc) (695KB)(315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郭成康
    journal6    2005, 0 (4): 1-18.  
    摘要2569)      PDF(pc) (1002KB)(3141)    收藏
    清宣统三年末,隆裕皇太后在清帝逊位前夕向全体臣民宣布:“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历尽沧桑、千锤百炼的“中国”概念,终由清朝一锤定音。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不仅留给今天中国人民国家版图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物质财富,而且留下了界定“中国”一词内涵与外延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
    潘向明
    journal6    1993, 0 (3): 95-104.  
    摘要842)      PDF(pc) (3094KB)(311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论安格斯·麦迪森对前近代中国GDP的估算——基于1600—1840年中国总量经济的分析
    刘逖
    journal6    2010, 0 (2): 48-55.  
    摘要1591)      PDF(pc) (504KB)(3080)    收藏
    本文对麦迪森关于前近代中国GDP的估计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麦迪森的估算总体上看过于简略,在统计技术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且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麦迪森认为,1500至1820年中国人均GDP折合1990年美元为600美元,我们认为大约高估了50%—90%。对于前近代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麦迪森大约高估了三分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辛酉政变与正统皇权思想──慈禧政变成功原因再探讨
    王开玺
    journal6    2002, 0 (4): 49-56.  
    摘要2149)      PDF(pc) (567KB)(3047)    收藏
    1891年8月,咸丰帝弥留之际的“后事”安排,是一种意在调适权力平衡但又必然引起权力争夺的行政措施。上谕“钤印”的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皇权不致旁落,排除了肃顺等人挟制天子的可能,但同时也为慈禧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提供了可能和保证。慈禧与肃顺等人在慈禧的太后封号、有无干预朝政权、是否垂帘听政、辛酉政变等问题上较量的胜利,在相当大程度上皆依恃皇权代表的有利地位。当时弥漫于朝野上下的正统皇权主义思想,使许多文武大臣及封建士大夫对肃顺等人赞襄政务、辅弼幼帝的合法性与可靠性表示出普遍的怀疑。这种正统皇权主义思想才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成功的决定性深层次原因。它不仅影响着当时的人们,甚至影响着当代的某些史学工作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论大凌河之战
    阎崇年
    journal6    2003, 0 (1): 48-58.  
    摘要2381)      PDF(pc) (752KB)(3036)    收藏
    大凌河之战,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围城打援、亦战亦款的成功战例。本文叙述战役过程并分析双方得失,阐明此役的影响:后金变革军制,开始组建八旗汉军,调整对明兵略,深入中原,掳掠财富。大凌河之战,后金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明朝遭到战略性的失败——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圣保禄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李向玉
    journal6    2000, 0 (4): 77-82.  
    摘要1387)      PDF(pc) (552KB)(2974)    收藏
    澳门圣保禄学院,俗称“三巴寺”,创建于1594年,于1762年关闭,既是一所高等学校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入华传教的耶酥会士进入中国的大门。本文对这一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清代的拔贡
    邸永君
    journal6    1997, 0 (1): 97-102.  
    摘要951)      PDF(pc) (1914KB)(296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郭松义
    journal6    2002, 0 (4): 1-7.  
    摘要1795)      PDF(pc) (459KB)(2904)    收藏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