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专论
    读史札记
    清史纂修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术专论
    清代江南地区的城隍庙、张天师及道教官僚体系
    高万桑, 曹新宇, 古胜红
    2010, 0(1): 1-11. 
    摘要 ( )   PDF(1010KB) ( )  
    本文探讨的是清代江南地区城隍庙中道士的社会角色。一般的宗教仪式专家和社会团体与这些庙宇的宗教生活关系密切,而道士组织城隍崇拜的方式,掺杂了他们对于道教官僚体系的信条。城隍庙像一个衙门一样运转,管控司法公正,并向当地的住户征收象征性的税饷,道士在此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展示城隍庙道士与天师管治之间的不同互动方式(如敕封、道士往来、神判仪式)。笔者认为,通过城隍庙及以城隍庙为中心的道教官僚体系,江南的道士精英参与了帝国的国家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民众宗教的传播及其在越南的本土化——汉喃研究院所藏诸经卷简介  
    武内房司, 刘叶华
    2010, 0(1): 12-19. 
    摘要 ( )   PDF(647KB) ( )  
    本文通过对汉喃研究院收藏相关经卷的研究,探讨中国民众宗教传播到越南的可能途径以及越南本土对这些经卷的传写和刊刻及编译。汉喃收藏民间宗教经卷包括中国的先天道经卷,以及越南编译改写的弥勒救世的民间经卷。前者应当与福建、广东侨民中先天道有关,而后者则超越了华侨的圈子,经过越南本土宗教家的改造利用,参与和推动了当地的社会改良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研究殖民统治下的越南下层知识分子和宗教家在社会文化方面艰难探索的重要文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莲教道脉源流新论——兼谈九祖“黄德辉”
    王见川
    2010, 0(1): 20-26+36. 
    摘要 ( )   PDF(2668KB) ( )  
    本文根据青莲教早期文献,推证该教流传的祖脉源流系谱及祖师是仙佛化身的说法,至迟在袁志谦时代已形成。结合祖脉系谱中三祖"普庵"的记载的特殊描述,进而追索该"祖脉源流"的由来,可能与江西人吴子祥或黄德辉有关。该"祖脉源流"除记载教中祖师外,亦传达"道落火宅"、"释终儒起"等观念。至于教中九祖"黄德辉",对照档案记载,就是黄廷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哥老会山堂考——山堂组织的发展与等级结构的变迁
    (韩)尹恩子
    2010, 0(1): 27-36. 
    摘要 ( )   PDF(1033KB) ( )  
    清代哥老会以山堂为基础在各地发展组织。山堂是某个独立的哥老会组织的一种象征性称呼,哥老会模仿当时民间流行的梁山水浒故事而取山名、堂名。哥老会山堂的放票地区和成员规模由其骨干成员的活动范围和组织能力决定,其范围有的只限于一县的某个角落,有的则发展到不同省区的各州县,其会员总数也从数十到几万人不等。哥老会山堂的组织结构最初比较简单,发展到后来,其内部成员、山堂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以这些复杂而庞大的组织为基础,哥老会建立了广大而松散的人际关系网络。哥老会山堂的结构特点,成为其组织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清一统志》中“原额人丁”的来源——以江南为例
    张鑫敏, 侯杨方
    2010, 0(1): 37-46. 
    摘要 ( )   PDF(637KB) ( )  
    本文以江南为例,揭示了三版《大清一统志》中"原额人丁"的来源以及各地"原额人丁"的建构过程,证明"原额人丁"来源于乾隆《江南通志》中复杂多样的"人丁"记录。"原额人丁"的涵义复杂,定义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研究中不假思索地利用这些数字是极其危险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环境史角度看乾隆年间天山北麓的农业开发
    张莉
    2010, 0(1): 47-60. 
    摘要 ( )   PDF(566KB) ( )  
    本文在前人研究新疆屯田史、农业开发史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集中探讨了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农业开发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文主体内容的第一部分概括天山北麓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和大规模农业开发以前天山北麓的游牧文化景观,这是理解乾隆年间人与环境互动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引用丰富的历史记载,细致而微地呈现了乾隆年间迁移而来的农耕民族如何看待这片土地、农业耕种如何从无到有、由内地带来的农业耕作制度和技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等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最后,复原了乾隆六十年(1795)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总结指出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出现的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景观),迁移而来的屯兵、户民和天山北麓的自然环境共同造就了乾隆末年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熙朝后期的铜政改革与内务府官商
    王萌
    2010, 0(1): 61-72. 
    摘要 ( )   PDF(717KB) ( )  
    康熙朝后期,清政府尝试铜政改革,即以内务府官商承包办铜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获取来自日本的原铜,铸造新币,从而达到驱逐民间杂币的目的。内务府官商在实际的办铜过程中,尤其在宫廷政治的影响下,形成了王纲明等六家办铜的局面。铜政改革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官商大获其利。然而,在1715年日本长崎方面推出了限制原铜出口的正德新例后,办铜趋于困难,官商积欠累累不敷偿还,官商办铜难以维继,复归官办原局。在办铜一事上,国际局势的骤变,对康熙帝的处置策略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围绕官商亏空案,康熙帝与户部在围绕追讨官商亏空追缴问题上又起纷议。康熙帝的恣意决断,虽也有其深意考量,然其对内务府及下属官商的宽容,终不免客观造成内务府内库侵凌户部国库的恶例,它实际体现出的是清朝君主高度专制下财政在运作上的一个恶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剔除学政十弊”:清初学政积弊与考核制度
    安东强
    2010, 0(1): 73-79. 
    摘要 ( )   PDF(523KB) ( )  
    明清各省特设学政,职掌学校政令,作为沟通科举与学校的枢纽。由于学政责专权重,易滋流弊,直接影响到国家抡才大典与官场风纪,因此,清初统治者为整饬各省学政积弊,在建立和完善学政考核制度上不断努力,经过从解卷磨勘到督抚纠参的转变,逐渐确立起"剔除学政十弊"的制度,作为考核学政的重要依据,并辅以加罚苦差等惩戒措施,对于整顿清初吏治、收复天下士心,以及澄叙铨选、保证科举与学校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停部选”与清末州县官选任制度改革
    刘伟
    2010, 0(1): 80-89. 
    摘要 ( )   PDF(473KB) ( )  
    晚清以来,随着督抚权力的扩大,原有的部选与外补并存的州县官选官结构受到冲击。新政开始后,清廷不得不停止部选,将州县官的选任权交给督抚。但由于停部选涉及吏部与督抚的权力,带来二者的利益冲突,从而使这一改革表现出新制与旧制纠葛的面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仕途壅滞的问题。"停部选"实际只是一个从"部选与外补并存"向"全归外补"过渡的过程,并没有完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史札记
    关于《口外诸王图》
    哈斯巴根, 成崇德
    2010, 0(1): 90-101. 
    摘要 ( )   PDF(3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乾隆晋中田契“契尾”释例
    安介生, 李钟
    2010, 0(1): 102-108. 
    摘要 ( )   PDF(3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中朝边境贸易中的“揽头”
    杨军
    2010, 0(1): 109-114. 
    摘要 ( )   PDF(23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通泊之战新研——以黑龙江兵丁为中心
    张建
    2010, 0(1): 115-119. 
    摘要 ( )   PDF(24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崔述治学的文化环境
    刘文英
    2010, 0(1): 120-125. 
    摘要 ( )   PDF(20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史纂修
    清史纂修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0, 0(1): 126-134. 
    摘要 ( )   PDF(18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史纂修审改工作会议讲话
    戴逸
    2010, 0(1): 135-143. 
    摘要 ( )   PDF(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清史工程中档案的利用
    邹爱莲
    2010, 0(1): 144-150. 
    摘要 ( )   PDF(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整理与清史编纂
    陈桦
    2010, 0(1): 151-156. 
    摘要 ( )   PDF(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